关于鲁米 (Rumi)
编者按:鲁米 (Rumi),原名:贾拉鲁丁•巴尔赫(JelaluddinBalkhi),在Sant Mat系统里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圣人,其诗作因为源自内在而得以跨越地域、种族的局限,在全世界得到极其广泛的传播。在华人世界,鲁米的诗作也有不少翻译作品,如:《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波斯] 鲁米Rumi诗选》、《玛斯纳维全集》、《爱的火焰》、《偷走睡眠的人》、《让我们来谈谈我们的灵魂》、《万物生而有翼》等。转载此文,不代表公众号观点。
关于鲁米 (Rumi)
波斯人和阿富汗人称鲁米为贾拉鲁丁•巴尔赫(JelaluddinBalkhi)。鲁米一二○七年的十月三十日出生于阿富汗斯坦的巴尔赫(Balkh),当时,阿富汗斯坦仍是波斯帝国的一部分。“鲁米”一词的原意为“家在安纳托利亚罗马属地的人”①。当然,人们会用这个名字称呼他,是在鲁米的家族为逃避蒙古人入侵而迁往土耳其的孔雅(Konya)以后的事。鲁米的父亲巴哈欧丁•瓦拉德(Bahauddin Walad)是个神学家、法官,也是某个支派的神秘主义者,著有《暮祷》(Maarif)一书。《暮祷》由一些札记、日记式文字、讲道词和对视觉经验的奇特阐释所构成,很多传统学者在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都倍感震撼。鲁米自小受教于他父亲的门生布汉鲁丁•马哈奎克(Burhanuddin Mahaqqiq),学习父亲的神秘体验:他们也一起研读萨纳依②和阿塔尔③的诗歌。父亲死后,鲁米接替他成为孔雅一个苏菲教团的谢赫(即导师)。鲁米似乎一直都是过著单纯的学者型宗教家生活(教导徒众、沈思冥想和扶弱济贫),这种情形到了一二四四年秋末一个陌生人登门造访之后才发生了变化。来访的陌生人名叫夏姆斯(Shams of Tabriz),是个托钵僧,他一直在中东地区四处流浪,为的是寻找一个“恒久的挚友”。据说,在流浪期间,有一天,一个声音临在他身上:“如果我让你找到你要找的人,你会以什么为报?”“我的头。”“你要找的人就是巴尔赫的贾拉尔丁。”
夏姆斯见到鲁米以后,问了一个问题,立刻让博学多识的鲁米昏厥在地。夏姆斯当时问的是什么问题,现已无法确知,但据其中比较可靠的一个说法,他当时问的是:“穆罕默德和比斯塔米⑤哪一个比较伟大?”夏姆斯会有此一问,是因为比斯塔米曾经说过:“我的荣宠何等盛大”,反观穆罕默德则曾在祷告时向真主承认自己的不足:“我们未能如应有那样认识你。”
鲁米意识到夏姆斯的问题有多难,才会昏厥在地。不过,鲁米最后还是把答案给想了出来:穆罕默德比较伟大,因为比斯塔米虽然一度亲近过真主,却就此停步不前,但穆罕默德却从来没有停下过自己的追寻。有关夏姆斯和鲁米初次见面的情形,众说纷纭,但有一件事情却是可以确定的:他们一见如故,成为不可须臾分离的朋友。夏姆斯和鲁米的友谊近乎是一个奥秘。他们可以连续几个月几乎不吃不喝也不睡,坐在一起进行玄奥的晤谈。这种忘形的连结招来了妒意,鲁米的门人弟子都因为自己的被忽略而感到忿忿不平。夏姆斯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悄悄离开了鲁米;他的离开就跟他的出现一样突然。据研究鲁米的作品长达四十年的学者史梅尔(Annemarie Schimmel)指出,似乎正是在夏姆斯的不告而别以后,鲁米才开始成为一位神秘主义诗人,“他开始写诗,一小时接一小时地聆听音乐,聆听歌唱,翩翩起舞。”
后来,鲁米问说夏姆斯人在大马士革,便立刻派儿子苏丹•维拉特(Sultan Velad)去把他给接回。见面的时候,鲁米和夏姆斯双双跪倒在对方脚前,“至此,谁是爱者,谁是被爱者,已难以区分。”夏姆斯此后住在鲁米家里,并跟一个在鲁米家长大的年轻女孩结了婚。
一二四八年的十二月五日,夏姆斯在跟鲁米谈话的中途被人唤到后门去。自此失去踪影,再也没有出现过。据信,他是被鲁米的儿子安拉尔丁(Allaedin)所杀。如果此说属实,那夏姆斯果真为他跟鲁米的友谊付出了当初承诺的代价:自己的头。
夏姆斯的神秘失踪让鲁米难以释怀。他亲自四处查访夏姆斯的下落,最后还跑到了大马士革。不过正是在大马士革,鲁米悟出了:
我为什么要寻找他呢?我不就是
他吗?他的本质透过我而显现。
我寻找的只是我自己!
合一终于完成了。这是丰满的自我消解⑥。鲁米把他跟夏姆斯交往期间所写的大量四行诗和颂诗结集成书,取名《夏姆斯作品集》——因为他认为,夏姆斯才是这些诗歌的真正作者。
在夏姆斯死后,鲁米觅得了另一个挚友:金匠萨拉丁•查古布(Saladin Zarkub)。鲁米这个时期的诗风变得温柔恬静,不像与夏姆斯交往时期那么炽热奔放。他把这些诗一律题献给萨拉丁。萨拉丁死后,鲁米的抄写员——也是他最喜爱的学生胡珊•切利毕(Husam Chelebi)取代了萨拉丁在鲁米生命中的位置。鲁米晚年的代表作是《智慧律诗》(Mathnawi)。这是一本大部头的作品,共分六卷,从神学理论到民间故事到笑话到令人出神狂喜的诗歌,无所不包。鲁米生命的最后十二年都用在写作这本作品上。鲁米声称胡珊是《智慧律诗》的精神源头,也是唯一明白个中真义的人,所以他把它题献给胡珊。鲁米逝于一二七三年的十二月七日。
注释:
①安纳托利亚(anatolia),即小亚细亚,今土耳其之亚洲半岛部分。安纳托利亚的西部曾是罗马帝国的领土,孔雅即位于该处。至鲁米迁往孔雅时,安纳托利亚的西部已脱离罗马帝国的控制。(中译者注)
②萨纳依(Hakim Sanal,?-1131),伽色尼(Ghazna)的宫廷诗人,波斯语第一首杰出神秘主义诗歌的作者,著有《真理之园》。鲁米诗歌中的许多意象和故事都是转借自萨纳依。鲁米从萨纳依那里学到的其中一件事是,即使不雅的笑话也可以传达让人获益的教诲。在鲁米的《智慧律诗》的第五卷,就包含著大量这一类的不雅笑话。(英译者注)
③阿塔尔(Fariddin Attar,1119-1230),苏菲派大诗人,著有《百鸟朝凤》据说阿塔尔跟鲁米曾在大马士革有过一面之缘,当时鲁米只有十二岁,正跟父亲一道旅行。阿塔尔一眼就看出了鲁米过人的灵性。他看见鲁米父亲走在鲁米前面,就说道:“我看见海走在大洋的前面。”(英译者注)
④苏菲派没有一个统一的组识,由为数众多的教团独立运作,每个教团的领袖称为谢赫(Sheikh),意义约相当于“导师”。另外,回教国家人士亦称年高德助的人为谢赫。(中译者注)
⑤比斯塔米(Bestami,?-874),苏菲派思想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中译者注)
⑥自我消解(fana),一译寂灭,人扬弃自我,与真主合一的境界。这里是借指鲁米与夏姆斯精神上的合一。(中译者注)
原文载 微信公众号 鲁米苏非文化学会(rumisufi)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